·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青岛 > 文化名人 >

王献唐:毕生眷恋守望齐鲁文化

来源:青岛日报时间:2016-11-24 10:13

   在青岛浮山之侧,两座相隔仅十余米的墓碑的主人为世人瞩目:一位是康有为,另一位是王献唐。后者的名字在今天或许对大多数人而言有些陌生,而在中国史学界,他的地位却举足轻重,有人称之为“中国近300年来罕见之学者”。
 
   11月26日,青岛市美术馆将举办“追忆 传承——纪念王献唐先生诞辰120周年特展”。这一由青岛王献唐研究会主办的展览,将展出王献堂先生书画及收藏精品、珍贵古籍善本、碑碣精拓、古印玺、古泉、古器物及著作手稿等共计150余件,全部展品都是其生前钟爱并用于研究的珍藏,其中大部分为首次展出。
 
   人生起落处皆归青岛
 
   1923年,王献唐和友人在观海二路自建了几间平房,在青岛的日子里他一直居住在此,邻居中有尹莘农、王统照、闻一多、臧克家等多位为人熟知的名流。几间平房就位于今天的观海二路13号甲,院墙上已经悬挂了王献唐故居的牌匾。虽然先生的后人大多定居青岛,这处故居却早已易主。三儿媳安可行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描述:当年在青岛的王献唐虽然年纪尚轻,却已育有两子,拖家带口,急需一处宅第安置,便与友人一同在观海山的山坡上选址建屋。院子里种有柏树和藤萝,还有一个小亭子,邻居们隔几日就要相互走动走动。
 
   在三儿子王国华关于父亲生平的记述中,王献唐7岁即入私塾,喜欢绘画、写字、读诗。8岁又入高等小学堂,10岁已能背诵《唐诗三百首》并成了村里有名的小书画家。不过其祖父并未就此满意,为培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11岁就送他到青岛礼贤书院求学。而后家道中落,家中给的钱仅够维持生活,没钱再买书和缴纳学费,少年王献唐只得白天上学,晚上到一家报社排字、校对,勉强维持学业。直到1916年赴济南投奔表兄马丹铭,在他任社长的《山东日报》做编辑,中途还曾应天津《正义报》之约,赴津翻译德文小说。
 
   王献唐再回到青岛已是1920年,他此时的身份是《商务日报》、《山东日报》特派记者。1922年,青岛从日本人手中收回,他任青岛督办公署秘书,并开始着手撰写处女作哲学论著《公孙龙子悬解》,此书令他在学界声名大震,遂被青岛大学请去讲古代哲学。1923年8月,他和青岛礼贤书院校长德国人苏保志(Dr.Seufert),还有刘衡三、尹莘农等15人发起成立了“中德学社”。他们以促进中德文化学术交流为主旨,互相翻译中国和德国的文艺、科学、哲学文章。
 
   自1906年到青岛求学之后,王献唐便与青岛结下不解之缘。他在这里接受中西兼备的教育,为其一生知识体系结构贯通中西打下了重要基础。他曾在这里为祖父的意外离世痛不欲生,悟死生无常,治宋明理学及老庄诸子,泛览西方哲学社会学书籍,又治佛学……他在这里写下《人生之疑问》一文,并自言这一时期“为余生平思想转变绝大关键”。
 
   王献唐1960年病逝于济南,虽然大半人生都未在青岛,晚年却留下遗言,希望逝后葬于青岛。直至1994年,他才在家人的努力下得偿夙愿,将墓地从济南迁至青岛浮山脚下,紧邻一代国学大师康有为墓。
 
   舍命护宝存续山东文脉
 
   王献唐先生最为人知的,是那段抗战时期辗转入川、舍命护宝的往事。时任山东省国立图书馆馆长的王献唐曾在给同事屈万里的信中表示:“无论如何,亡国奴帽子至海枯石烂,兄决不戴也……”
 
   1937年抗战爆发,他准备将馆中的重要文物和善本书运往四川。当时政府官员逃散,经费无着,他只得求亲告友,还把自己的收藏卖掉,拼凑运费,馆中人员只有编藏部主任屈万里和工友李义贵跟随他向四川转移。“过铜山,经汴郑,出武胜关,凡八日行程,三遇空袭。”寥寥数语将重重险情危途一笔带过,幸运的是,在汉口装船渡江入川时,“弹尽粮绝”的王献唐一行偶遇向四川万县迁校的山东大学“老乡”,他们愿以聘请王献唐兼课为条件,负责将书物运到四川,并预付了800银元的兼课费。王献唐答应了聘约。而此时曲阜孔府奉祀官孔德成也抵达汉口,此前他曾与王献唐一见如故,而王献唐也曾力排众议,将馆中重要文物善本寄存在曲阜孔府中,后来证明这一选择是极其正确的。这一次孔德成向其拨借了一笔经费,此前的800元兼课费,王献唐也全部作为公费补用。
 
   此后王献唐寓居四川十年护宝,据说当时每有空袭警报响起,大家都避入防空洞,唯独他始终守着这些书物,朋友们劝他,他总是笑着说:“这些东西就是我的生命,一个人不能失去了生命!”他发誓说:“这是山东文献的精华,若有不测,我何以面对齐鲁父老,只有同归于尽了。”
 
   此时王献唐将书斋命名为“那罗延室”,“那罗延”是梵语里的金刚力神,取其坚牢不破,永守齐鲁文物之义。不过,“那罗延”也是崂山的一处著名的岩窟,明代高僧憨山大师曾慕“那罗延”名而来牢山(即今崂山)讲经传法,不知此名中是否也隐含了先生对故城青岛的思念之情。
 
   后来屈万里先生在其《载书播迁记》中记录了此行所护之宝的规模:“金石类734种;书籍类438种2659册,书画类145种。”可以告慰先辈的是,虽经十年浩劫,这些书物而今安然无恙。
 
   而王献唐在任省立图书馆馆长之时,类似的护宝故事不胜枚举。如潍县高鸿裁上陶室藏有大量秦砖汉瓦,欲卖往日本,先生得知后,在青岛海关将这些珍贵文物截住,最终入藏山东金石保存所;还有聊城杨氏海源阁的珍藏,作为清末四大藏书楼,寓居天津的杨氏后人想将藏书运往天津卖予日本人,王献唐闻后,不仅与杨氏后人商谈保藏全部书籍事宜,还十分留意济南书肆上散见的海源阁藏书,往往一月的薪水都用于买书。同时还出版了相关读物,如拓印《杨氏海源阁印砚拓本》三卷,让社会各界加深对海源阁藏书的了解。在他的奔走呼吁下,杨氏后人不敢将藏书卖与日本人,其中一部分直至抗战胜利后归于山东省立图书馆。
 
   连命都不顾的“书呆子”雄心未竟
 
   1927年,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王献唐的音韵学启蒙老师丁惟汾介绍他到南京中央党部做秘书。有一次报纸披露一些新闻,他被怀疑泄密,为此愤之不辞而别。在此之前,他多用“王琯”之名,此后基本用王献唐为名,发誓再不干政治方面的事。
 
   王家是中医世家,给人看病,常常不取分文。王献唐的祖父王廷霖一生酷爱金石,师承清代著名金石家、小学家许瀚(印林)先生,如是治学行善的家风熏陶下,从政似乎不适合这位痴迷于小学,与学者罗振玉、王国维、叶恭绰、傅增湘等人交往甚密的年轻人,1929年他走马上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显然才是寻到了正确的人生路径。
 
   据说,当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及故宫博物院都曾礼聘,却被他一一谢绝了,他曾在诗中表露整理齐鲁文献、树立齐鲁学派的雄心。“雄心直欲侔千古,合此四科张一军,精识吾宗古匋主(潍县陈介祺),训诂吾师西海许(日照许印林),归来堂后更嘉簃,中天赤旭照东武(诸城赵明诚、刘喜海)”。然而雄心未能完全实现,抗战就爆发了。那段时间,他还兼任齐鲁大学教授,讲版本学和目录学,正值精力充沛的中年,那时同他来往信件密切的学者,主要有:李济、傅斯年、董作宾、黄侃、黄炎培、刘半农、傅增湘、顾颉刚、唐兰、容庚、商承祚、镇江陈氏兄弟(陈邦福、陈邦怀、陈直)等等。他白天为图书馆工作,应付川流不息的国内外朋友和古董商,深夜奋笔,通宵达旦,许多治学研究著作都出于此时。家人说他“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白天仍照常工作,看样子心情又是那么愉快。”同事评论他:“真是个连命都不顾的书呆子!”
 
   日前,青岛文史名家鲁海闻听记者正在辑纳王献唐先生的生平资料,一再叮嘱:世人多谈他护宝的旧事,其实他在治学上的成就很大,不可忽略。王献唐整理出版了许多历史文献,最突出的是他收集整理了山东先贤遗稿,汇编成丛书《山左先贤遗书》二十种。他还将清末山东几位有名学者藏家散佚或将在国外出售的收藏,用征购等办法在图书馆加以保存,并分门别类地著述考证。另外他还撰述了许多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6卷《炎黄氏族文化考》,他为此书作注说:“前岁为图书馆收得縢邑三邾彝器,因考邾族,知三代华夷之界,即炎黄二族之别。更知震旦文教,古分炎黄二支。类聚群分,条理秩然。……自谓凿破混茫。前所未有。偶为人言,輙哑然不信。”这成为他治学的历史观点的主导思想。王献唐研究会会长、王献唐先生的曾孙王书林说,这个观点,在当时确是创举,现在已从各方面证实它是正确的,可惜他这部稿子,到晚年也没有完成。王书林告诉记者,希望借此展览让人们尤其是青岛人,能够了解这位毕生眷念并守护着青岛、山东和中华文化的历史学家、金石考古学家、文献学家,感知他坚定执着的品性,铭记他曾经致力的抛却生死的文化守护,以及一往情深的治学精神。
 
   解放后,王献唐曾在一次报告中说:“我中年时代,有一部未完成的稿子《炎黄氏族文化考》,后来忙于事务,就暂时停笔了,等待着地下出土的文物来进一步印证我的推断,因为这部中华民族史的工程太大了,必须从一砖一瓦垒起。”而他便甘做这一浩大民族文化工程中的一块基石。    文/李魏
 
记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