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青岛 > 文化体制 >

青岛版权保护探寻服务新模式

来源:青岛日报时间:2017-05-02 09:12

在日前落幕的第三届东亚版权创意精品展示交易会上,首次亮相的青岛本土原创艺术活动品牌“艺术青岛”组委会与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西区)签约,参加“艺术青岛”系列活动的艺术家“组团”登记作品版权,他们将享有作品展示、推介以及艺术衍生品开发、交易等多重服务——通过对创意版权的登记和转化,把独有的创意转变成特色的产品,进而推进青岛版权创意产业的发展,青岛正在探寻并逐步形成版权保护的青岛模式。

目前这一探索已初见成效:2011年,国家版权局授予青岛市“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称号;青岛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简称文化执法局)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2012“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中国)”——保护奖,2013年又荣获全国首个打击侵权盗版有功单位特等奖。过去两年,全市涌现出了4家国家级版权示范单位和30余家全省版权保护示范单位;2016年即墨市政府收获了首届国家版权金奖——管理奖。

公共版权服务体系“精准”服务

“创意产业的发展,首先必须通过对版权(也就是知识产权IP)的保护来实现。只有保证了创意的独有性,才更有利于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实现;而反过来,对于版权的保护和认知,也只有在创意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水平时,才能引起人们更广泛的关注。青岛已经步入了这样一个互促发展的新阶段。”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局长韩大钧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他表示,作为城市版权监管的职能部门,文化执法局在进行版权相关执法和宣教活动的基础上,一直坚持寓版权监管于服务之中,通过提供精准对症的公共服务,来推动版权事业的发展。

自2013年以来,青岛每年都会进行多次著作权免费登记,尤其在规模较大的展会上,都会提供专门的登记窗口,以此也加强了对版权知识的普及推广。自此,全市每年版权登记数量均超过1万件,年均增长20%以上,在全省排名第一。

与此同时,版权公共服务的组织机构建设也日益完备。2011年,青岛设立了省内第一条专业版权保护法律服务专线——“青岛市版权保护法律服务专线”,组建成立了省内第一家地市级版权协会——“青岛市版权保护协会”;2012年平度市设立了全国第一家县级版权协会——平度市版权保护协会,目前各区市都成立了版权保护协会。依托青岛市版权保护协会,组建了一批版权工作服务站;围绕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市版权属性较为集中的众创空间和创客产业园区也都设立版权工作服务站,培育了一批版权服务工作专兼职人才。

针对已经发生的侵权纠纷,2016年,市文化执法局与市司法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版权保护协会合作开展了版权纠纷调解工作,组织市律师协会、市版权保护协会等专家建立了专业调解员队伍。由此形成了与司法审判、行政执法有机衔接的版权争议民事调解机制和版权民事调解网络。截至目前,已受理调解版权纠纷1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80%,涉及金额2.8亿元。

国家级版权交易平台为创意“保媒”

在第三届版交会上,全国致力于版权保护和应用的多个服务平台的扎堆现身,预示了当下以及未来版权创意产业的日益规模化和影响力,而“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东西两区的同场亮相,则彰显了本土版权交易服务日益走向专业和高端的青岛特色。

作为全国各大城市为数不多的国家级版权交易中心,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分为西区和东区两个区域,经过近四年的运营,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吸引版权相关行业、组织、文化国企以及高校共同参与的“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良好运营局面。

以橡胶谷有限公司为依托的“东区”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整个国内版权市场较之欧美还有相当的差距,但是青岛这座城市的版权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和多元,他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资源尽可能转化成为好的产品。他介绍说,“东区”所提供的服务,不仅仅是对版权的登记在册,还要让版权所有者可以将自己的版权进行资本化、产业化的运营,并通过此项转化获利。版权持有人只需在平台网站上挂牌,就可以进行买卖或者授权的操作。

“现在我们在青岛所处的地理位置,背靠即墨,因此,建立在纺织服装产业优势基础上的衍生品的孵化是我们提供的一个重点服务项目。”这位负责人举例说,最近刚有一位青年设计师将他设计的卡通形象通过平台“保媒”,结果被企业相中,开发出一系列十分受市场欢迎的服装配饰。类似的版权成功转化为批量化生产的产品的例子还有许多。此外,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东区)加大了与高校的合作,版权运营主要集中在动漫、图书、微电影等大学生热衷的创业领域,“大学生创业除了资本的力量,也同样需要可将独有创意转化为特色产品的企业合作方,这也是我们致力的工作方向之一。”目前东区已整合了全国130多所高校和58所科研机构资源,还利用线上线下O2O模式,打造了众研平台。

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西区)业已为企业描绘了光明愿景,负责人安波告诉记者,由其主导的青岛国版控股集团刚刚宣告成立,并计划在两年内实现版权及文化艺术衍生品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并利用现有高端平台,扎实为实体经济、大型品牌、创意和软件企业提供有效高效服务。西区正在运营的中国科技成果交易中心项目,也将建成总投资20亿元的国家级、综合性、产业化、集群化的科技文化成果转化基地和科技文化金融服务聚集区,使青岛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带动”、“创新成果转化”的全国龙头。

建立在版权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产业成长

2015年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产业奖的青岛出版集团有言:“版权是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今与拥有大量图书版权资源的青岛出版集团一样,对于优质独有创意IP的占有,亦成为一座城市抑或一家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青岛大力实施版权创意产业集聚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平度新河草编、黄岛辛安剪纸、张家楼 “油画特色小镇”、即墨纺织服装以及西海岸美术创作和影视传媒等创意产业聚集区的打造,已经将版权创意产业的概念摆在了桌面。

自2016年起,即墨市每年划拨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制订版权工作发展规划、政策,并组织版权交易、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据即墨市文化执法局版权科的李昌介绍,当地实施的版权创造工程,已经锁定了纺织服装、工艺美术等版权产业,着力发挥版权产业集聚效应;而正在计划实施的版权运用工程,将建立版权数据库,分类统计版权产业基本情况;并将利用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青岛国际博览中心、港中旅海泉湾天创大剧院等设施机构资源,搭建艺术品实体交易平台,以促进创意创新成果的商品化。

在平度新河镇从事草编工艺的创业者也愈加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当地,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草编的新设计创意,已越来越成为企业独有的商业秘密,在镇党委政府和平度市文化执法局的帮助下,目前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设立的版权登记工作站已进行版权登记300余件,其中草编行业获得版权200余项。另有实用型专利10多项,外观设计专利70多项。2016年,新河镇投资35亿元,开始打造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为一体的“织梦空间”国际编艺文化城,这一建立在版权创意基础上的产业项目将在2020年全部建成,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出口创汇3亿美元,年税收收入1.2亿元。

记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