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工作 > 新闻宣传 >

写在第二轮《青岛市志》编修工作全面完成之际(上)

来源:青岛日报时间:2017-12-27 10:47

   盛世修志。
 
   这是青岛文化强市建设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2017年9月,历时15年之久的第二轮《青岛市志》编修工作全面完成。这项浩繁的文化建设工程,全市有170多个承编单位,155家工交、商贸企业参与了资料收集和编修工作,上限起自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下限至2005年12月,记述时间跨度长达27年,分设大事记、城市、政治、经济(上)、经济(中)、经济(下)、文化、社会8卷,计89篇406章781万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翻阅8卷厚重的《青岛市志》,我们可以透过历史看到青岛市改革开放以来清晰的发展脉络,和已经植入这座城市根脉的创新基因和工匠精神,可以更好地知古鉴今、以启未来。
 
   创新与改革,青岛“一脉相承”
 
   今年12月7日,全市项目现场观摩总结会提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翻开《青岛市志》,我们可以感受到青岛历届市委、市政府在创新上的“一脉相承”。
 
   改革开放之初,青岛工业以纺织、轻工、化工、钢铁、机械、建材等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集中在四方、沧口等老市区。由于地域狭窄和工业门类众多,造成功能分区不明显,企业发展受限制,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
 
   据《青岛市志》记载,改革开放以后,青岛市加强技术改造与创新,至1987年,有80%以上的市属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从国际五六十年代跨越到七八十年代水平,30多个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八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技改投资总额182亿元,为“七五”时期的3.7倍,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得到改造。
 
   90年代,青岛市积极推进产学研发展模式,引导企业与国内外大学、科研和技术转移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1998至2005年,青岛市充分利用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共争取46个项目纳入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达84亿元,国家和地方财政贴息9亿元,项目数、投资额、贴息资金均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2002年8月,市政府制定《青岛市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条例》,规定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投入、研究开发、风险承担和利益分配等方面依法享有自主权……
 
   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的出台,让青岛市创新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
 
   至2005年,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新产品占工业总产值的25.1%。在开展科技活动的规模以上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占比31.5%,小型企业占比5.4%。科技活动人员共2.84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6701人,占58.6%。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青岛市企业技术中心平均得分居计划单列市第一位。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1997年,国务院作出以纺织业为突破口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解困的决定,提出“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人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改革措施。
 
   《青岛市志》记录了当时的情况:市政府专门成立由分管市长任组长的压锭调整小组,并在市纺织总公司设压锭办公室,具体实施压锭任务。青岛市棉纺织行业以压缩淘汰落后棉毛纺锭为手段,以国有纺织企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妥善分流安置下岗职工。1998年3月,青岛国棉五厂率先砸掉14台细纱机、5376枚纱锭,拉开青岛市3年纺织业压锭11.93万枚的序幕。在压锭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给予纺织业大力支持和关怀。原纺织总会会长石万鹏以及国家财政部领导亲临青岛考察指导工作。在市纺织压锭调整小组的具体领导下,全市棉纺织企业6万余名干部职工以无私奉献的精神,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先后进行“三大战役”共四个阶段的工作,提前超额完成年度压锭任务。其中,国棉四厂、国棉九厂实施整体压锭,企业的干部职工做出了巨大牺牲。
 
   思路与出路,在结构调整中壮大规模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市委、市政府准确分析和把握全国家电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青岛家电电子工业的状况,明确提出以抓整机为主,带动电子元器件的配套生产,形成“一条龙”产业链的发展思路,推动全行业整合,逐步形成海尔、海信、澳柯玛等一批规模较大的家用电器制造企业。
 
   有一组数据,或许可以说明市委、市政府决策的准确性:2005年,全市共生产家用电冰箱908.8万台,是1995年的8.42倍,产量占全国的30.4%;全市家用空调器总产量达到587万台(套),约占全国总量的15%;全市共生产家用洗衣机614.9万台,约占全国总量的20%。
 
   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发展规模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鼓励优势企业借助品牌、技术和管理优势,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先后组建了海尔、双星、海信、青啤、澳柯玛、黄海橡胶、海珊等大型企业集团。1992年,工业企业按销售额评价企业经营规模,青岛市有8个企业进入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并在全国市场上形成了颇具影响的行业明星企业集团。到90年代末,青岛市大企业集团基本形成规模,前十大企业集团经济总量占到全市工业总量的40%以上。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青岛市推进实施“一园三区三线”战略,进一步拓展工业经济的布局空间,一批新兴工业园区相继涌现,从根本上改变工业结构层次低、传统产业改造进度慢、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的状况。海尔、海信、澳柯玛等一批品牌企业加快规模扩张,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培育起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市工业以优势企业为核心,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参股、控股等形式,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带动起一批相关行业和产品。一批拥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鲜明的大企业、大集团的出现和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退出市场,使产业结构和布局更趋合理。
 
   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和生产力布局调整,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打破以往政府圈地办园区的传统做法,以大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支持鼓励大企业实施园区战略,引导相关企业向园区集中。同时,启动大企业集群发展战略,加大财税、土地使用、发展配套等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大企业逐步成为产业集聚、招商引资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平台,发展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汽车造船、新材料四大产业基地和家电、电子、石化、汽车、造船、港口六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大企业引领产业集群梯次发展的格局。
 
   质量与品牌,企业血液中流淌的“工匠精神”
 
   品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创质量创品牌,向来是青岛企业的强大基因。海尔、海信、青啤、中车四方……这一系列叫响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品牌,里面都流淌着绵延不断的工匠精神,一直流淌至今。从《青岛市志》中,我们都感受到这一清晰的脉络。
 
   改革开放之初,青岛啤酒、崂山汽水等品牌已经享誉国内外,纺织品、机车、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在全国均有较高的知名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青岛市品牌创建工作首先从组织全市优质产品评选活动开始。1979年,青岛市有5项产品获国家银质奖,从此开始了青岛工业产品的创优之路。
 
   上世纪80年代初,市委、市政府从抓工业产品质量入手,并在全国率先提出和实施工业名牌战略。从1989年开始,在全市工业领域组织开展争创“青岛金花”活动,当年共评出11个“金花”产品。90年代,青岛市通过制定重点产品发展规划、名牌产品培育滚动发展计划等措施,实施新一轮名牌战略,有效扩大了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涌现出海尔集团、青啤公司、双星集团、海信集团、澳柯玛集团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和“海尔”“青啤”“双星”“海信”“澳柯玛”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
 
   1999年后,青岛市品牌培育活动由发展名牌产品扩展到发展名牌企业,争创国际名牌,首次提出由工业品牌扩展到交通服务行业。2001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发展名牌农产品的决策,有选择地恢复和振兴一批历史上的老品牌。青岛名牌创建由“工”到“农”,名牌创建领域进一步扩大。
 
   2002至2003年,先后成立青岛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和青岛市品牌经济发展咨询专家委员会,把品牌创建推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青岛企业以品牌为纽带,开展资本运作和跨地区、跨国经营,迅速提升了自主品牌的影响力和企业竞争力,形成了培育品牌、发展品牌、宣传品牌、保护品牌的良性机制。
 
   《青岛市志》记载,在1995年全国推出的19个中国驰名商标中,青岛市占4个。至2005年,全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5个,中国名牌产品44种、山东名牌产品151种。其中,中国名牌产品占全国总数的4.76%,居全国第二位。
 
   2005年11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经济日报社在全国组织开展“2005中国品牌经济城市推选展示活动”,经专家评审和全国范围的投票推选,青岛市获“中国品牌之都”称号。
记者:admin